《三国演义》人物及事件介绍
一、主要人物
诸葛亮:智慧的象征,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,善于表现战争场面,文字用浅近的文言。
曹操:字孟德,沛国谯郡人,生性多疑,“拥刘反曹”倾向鲜明,宣扬封建正统观念与仁义道德。
刘备:仁德之君,与关羽、张飞桃园结义,共同开创蜀汉大业。
关羽:字云长,河东解良人,忠义两全,败走麦城后被东吴擒杀。
张飞:字益德,勇猛无比,怒鞭督邮等事迹彰显其性格。
孙权:东吴之主,沉稳有谋。
周瑜:东吴都督,才智过人,但多次被诸葛亮气到。
二、重要事件
1. 裹黄巾张角起义:拉开三国故事的序幕。
2. 看榜文英雄相逢:各路英雄开始崭露头角。
3. 宴桃园豪杰结义:刘备、关羽、张飞桃园结义,共图大业。
猛张飞怒鞭督邮:张飞疾恶如仇的性格体现。
诛宦官宫廷大乱:宫廷内部的争斗。
议废立董卓专权:董卓掌控朝廷大权,引发天下动荡。
杀丁原吕布易父:吕布杀丁原转投董卓。
谋董卓孟德献刀:曹操谋刺董卓。
陈县令捉曹放曹:陈宫捉曹又放曹,展现曹操的复杂性格。
发假诏诸侯会盟:各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。
关羽温酒斩华雄:关羽初显神威。
三英大战吕奉先:刘备、关羽、张飞三人合力与吕布大战。
王允巧施连环计:为除掉董卓设计。
曹操移驾幸许都:曹操掌控朝廷。
张飞醉酒失徐州:张飞因醉酒丢失徐州。
吕奉先辕门射戟:吕布辕门射戟解刘备之围。
曹孟德割发代首:曹操以身作则。
刘备种菜为韬晦:刘备韬光养晦之计。
曹操煮酒论英雄(一)(二)(三):曹操与刘备论天下英雄。
刘备脱身战袁术:刘备巧妙摆脱袁术。
关羽被围约三事:关羽被围时与曹操约三事。
斩颜良关羽封侯:关羽斩杀颜良,立下大功。
关羽快马诛文丑:继续展现关羽的勇猛。
寿亭侯挂印封金:关羽挂印封金,离开曹操。
曹操走马送征袍:曹操对关羽的情谊。
关羽五关斩六将:关羽过五关斩六将,回归刘备。
过古城巧遇三弟:关羽与张飞在古城重逢。
张飞鲁莽斗关羽:兄弟之间的误会与冲突。
斩蔡阳北史释疑:张飞斩杀蔡阳,消除误会。
会古城兄弟重聚:兄弟再次团聚。
战官渡袁绍败绩:官渡之战,袁绍大败。
徐庶回马荐诸葛:徐庶推荐诸葛亮给刘备。
刘皇叔三顾茅庐(一)(二)(三):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。
孔明火烧博望坡:诸葛亮初展军事才能。
赵云单骑寻幼主:赵云在乱军中寻找幼主。
刘备掷儿感赵云:刘备对赵云的信任。
张飞怒吼退曹军:张飞一声怒吼吓退曹军。
诸葛亮舌战群儒:诸葛亮在东吴舌战群儒。
孔明用智激周瑜(一)(二):用智慧激周瑜联合抗曹。
群英会蒋干中计:蒋干中计,曹操误杀蔡瑁、张允。
用奇谋孔明借箭(一)(二):诸葛亮草船借箭。
苦肉计黄盖受刑:黄盖实施苦肉计。
庞统巧计锁战船:庞统为赤壁之战献计。
孔明妙算借东风:诸葛亮借东风,助赤壁之战成功。
黄盖诈降过大江:黄盖诈降曹操。
周瑜纵火烧赤壁:东吴火烧赤壁,大败曹军。
孔明智算华容道: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华容道。
关羽义重释曹操:关羽义释曹操,彰显其忠义。
诸葛亮一气周瑜:诸葛亮设计气周瑜。
诸葛亮二气周瑜:继续气周瑜。
诸葛亮三气周瑜:周瑜被气身亡。
柴桑口孔明吊丧:诸葛亮前往柴桑口吊丧。
耒阳县庞统理事:庞统在耒阳县展现才能。
曹孟德割须弃袍:曹操在乱军中割须弃袍。
赵云截江夺阿斗:赵云截江夺回阿斗。
庞统中箭落凤坡:庞统不幸中箭身亡。
猛张飞义释严颜:张飞义释严颜。
葭萌关挑灯夜战:精彩的战斗场面。
刘皇叔自领益州:刘备领益州,势力扩张。
关云长单刀赴会:关羽单刀赴会,展现其胆略。
张飞智取瓦口关:张飞用智谋夺取瓦口关。
黄忠人老刀不老:黄忠虽老但勇猛。
孙曹联手谋荆州:孙曹联合谋取荆州。
关云长刮骨疗毒:关羽刮骨疗毒,意志坚定。
关羽大意失荆州:关羽因大意丢失荆州。
关羽兵败走麦城:关羽兵败退至麦城。
关羽被害义千秋:关羽被害,忠义永载史册。
神医被害曹操死:华佗被害,曹操不久病故。
曹子建七步成章:曹植七步成诗。
魏蜀吴三国鼎立:三国局势形成。
急兄仇张飞遇害:张飞为报兄仇遇害。
雪弟恨先主兴兵:刘备为弟报仇,兴兵伐吴。
火烧连营七百里:刘备火烧连营,大败而归。
刘备病死白帝城:刘备病逝于白帝城。
诸葛亮七擒孟获: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,稳定南方。
怜幼鹿曹睿即位:曹睿即位,魏国局势变化。
诸葛亮放鸭得凤:奇事一桩。
马谡拒谏失街亭:马谡失街亭,导致蜀军被动。
武侯空城退魏军:诸葛亮空城计吓退魏军。
孔明挥泪斩马谡:诸葛亮忍痛斩马谡。
见木像仲达丧胆:司马懿见诸葛亮木像吓破胆。
继遗志姜维伐魏: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伐魏。
邓艾冒险度阴平:邓艾偷渡阴平,改变战局。
国难自有忠烈人:众多忠烈之士展现气节。
姜维殉难钟邓死:姜维等人为国殉难。
降孙皓三国归:三国归晋,天下一统。
三、人物简介
1. 阿会喃:八十七回,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,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,释后为获所杀。
2. 鲍信:三回,初为济北相。剿青州黄巾军,被害。
3. 鲍忠:五回,鲍信之弟。为华雄斩。
4. 鲍隆:五十二回,桂阳管军校尉,猎户出身,为赵云所杀。
5. 鲍素:一百十一回,蜀将,姜维帐下。
6. 边让:十回,九江太守,为夏侯敦截杀。
7. 边洪:三十八回,孙翊从人,杀孙翊后。被斩。
8. 卞喜:二十七回,并州人,汜水关守将,善使流星锤,为关羽杀。
9. 卞氏:六十八回,曹操妻,生曹丕等四子,被立魏王后。
10. 步骘:四十三回,字子山,东吴谋士。
11. 步阐:一百二十回,晋西陵太守,为陆抗杀。
12. 邴原:六十六回,与华歆、管宁善,号为龙腹。
13. 卑衍:一百六回,公孙渊将,为夏侯霸杀。
14. 毕轨:一百六回,曹爽门客,字昭先。为司马懿斩。
15. 白寿:九十七回,蜀将,病亡。
16. 陈蕃:一回,汉灵帝时太傅。
17. 陈耽:二回,司徒,为十常侍害。
18. 陈琳:二回,袁绍主簿,字孔璋。降曹。
19. 陈宫:四回,字公台,初为中牟县令。离操后为东郡从事,后投张邈,再助吕布,为徐晃擒,杀。
20. 陈翔:六回,汝南人,字仲麟,江夏八俊之一。
21. 陈生:七回,襄阳人,黄祖部将,为韩当斩。
22. 陈登:十一回,广陵人,字云龙。
23. 陈炜:十一回,太中大夫。
24. 陈武:十五回,字子烈,庐江松滋人。东吴将,为庞德斩。
25. 陈兰:十五回,袁术将,
26. 陈珪:十六回,陈登父。
27. 陈纪:十七回,袁术将,操擒杀。
28. 陈震:二十六回,南阳人,字孝起,袁绍谋士。归刘,
29. 陈横:十五回,刘繇部将,为蒋钦射死。
30. 陈孙:三十四回,江夏贼,为张飞杀。
31. 陈氏:三十四回,刘表前妻,生子刘琦。
32. 陈就:三十八回,黄祖将,为吕蒙斩。
33. 陈矫:五十一回,曹将,为刘备军擒放,后为兵部尚书。
34. 陈应:五十二回,桂阳管军校尉,会使飞叉,为赵云斩。
35. 陈群:五十八回,字长文,治书侍御史、镇军大将军,司空。
36. 陈式:七十一回,蜀军牙将,为夏侯渊擒,后放回。后取箕谷,兵败,为诸葛亮斩。
37. 陈造:九十五回,魏将,为马岱斩。
38. 陈泰:一百七回,魏尚书。
39. 陈泰:一百七回,郭淮副将。
40. 陈骞:一百十一回,魏安东将军。
41. 陈俊:一百十二回,魏将。
42. 陈元:一百二十回,羊祜部将。
43. 程旷:一回,十常待之一。
44. 程远志:一回,黄巾军,为关羽所杀。
45. 程普:五回,右北平土垠人,字德谋,使铁脊蛇矛。
46. 程昱:十回,东郡东阿人,字仲德。
47. 程秉:三十八回,字德枢,汝阳人。东吴谋士。
48. 程咨:四十四回,程普长子。
49. 程银:五十八回,韩遂将,为曹军杀。
50. 程畿:八十一回,蜀军参谋。兵败,自刎乱军中。
51. 程武:九十二回,程昱子,参军。
52. 岑晊:六回,南阳人,字公孝,江夏八俊之一。
53. 岑壁:三十二回,袁谭将,为吕旷斩。
54. 岑威:一百二回,魏镇远将军,为王平斩。
55. 岑昏:一百二十回,吴中常侍。为众臣碎割。
56. 成廉:十一回,吕布将。为乐进射杀。
57. 成宜:五十八回,韩